當前位置:文檔之家? 外國美術史名詞解釋

外國美術史名詞解釋

                              

集團檔案編碼:

[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1

、古風的微笑:

古希臘古風時期(公元前

7

世紀

-

6

世紀

)雕刻的主要特征之一,其目的是使雕像更為生

動。

其表現是雕像面部嘴唇緊抿,微微上翹,千篇一律的微笑。代表作品有大都會博物館收藏

的《庫羅斯雕像》、雅典衛城博物館收藏的《科瑞雕像》、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收藏的

《克洛伊索斯》等

2

、哥特式建筑:

誕生于

1137

-1144

之間,興盛于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一種建筑風格。它是由發展而來,

為所繼承。

其影響范圍從法國,擴展到到整個西部和不列顛。

哥德式建筑最常見于歐洲的、與。

強調

和諧、比例、幾何秩序

。利用

尖肋拱頂

、

飛扶壁

等方法,加以

巨大明窗

花窗玻璃

,

營造出上升感和濃厚的宗教氛圍。

代表建筑有法國的

巴黎圣母院,蘭斯大教堂,英國的索爾茲伯里大教堂,德國的科隆大教

等。

3

、羅馬式建筑

11

、

12

世紀

,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筑風格。教堂建筑采用圓拱代替木結構天頂,

堅實而厚重,更接近于古羅馬的建筑風格,因而被稱為“羅馬式”。羅馬式風格在西歐同

時出現,由各種各樣的地域性風格組成。

多見于修道院和教堂,建筑

規模宏大

,因采用古羅馬式的

拱頂

而得名。還有結實的質

量、厚重的墻體、半圓形的、堅固的、拱形的、巨大的以及富于裝飾的,給人以

雄渾莊重

的印象。

最具獨創性、最多樣化的羅馬式建筑出現在法國,如圖盧茲的圣賽爾南教堂、奧頓大

教堂;意大利的羅馬式建筑是比薩大教堂和佛羅倫薩洗禮堂。

對后來的

哥特式建筑

影響很大。

4

、巴洛克藝術

17

世紀流行于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巴洛克最初含有貶意,意為“不規則的、扭曲的、形

狀奇怪的”。這種風格于

1600

年左右起源于意大利的羅馬,隨后便散布到歐洲的大部分地

區。它是宗教政治和思想發展的在藝術方面的綜合反映。這種風格運用夸張的運動性和清

晰可辨的細節來營造戲劇、緊張、繁瑣、恢宏的效果。這表現在繪畫、建筑雕刻等各個領

域。代表人物及作品貝尼尼《圣彼得大教堂》、卡拉瓦喬《召喚圣馬太》、魯本斯《下十

字架》、委拉斯凱茲《宮娥》、倫勃朗《夜巡》等

5

、羅可可藝術

相關文檔
  • 外國美術史綱要問題

  • 外國美術史考試資料

  • 外國美術史重點整理

  • 外國美術史重點總結

  • 外國美術史總結歸納

相關文檔推薦:
晚上睡不着一个人看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