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檔之家? 中國住區規劃發展60年歷程與展望

中國住區規劃發展60年歷程與展望

中國住區規劃發展

60

年歷程與展望

摘要

中國住區規劃

60

年發展一直與社會

、

經濟和政治體制的變革有著緊密的關系

。

早期

50-60

年代受西歐和前蘇聯的影響,鄰里單位理論逐漸由擴大街坊演變成以小學半徑為規劃范圍小區概

念。但是,在“先生產、后生活”原則下,住區規劃發展幾乎停滯。進入

70-90

年代社會經濟復蘇,

在規劃理論上形成居住區—居住小區—住宅組團的規劃空間結構模式。試點小區、小康住宅的研究

活動極大地推動了小區的模式發展。

98

年的商品房市場的推進使住區規劃呈現了多樣化、多極化和

多品種的局面,居住環境和居住品質都有了極大的提高,具有中國特色的居住區規劃理論和技術也

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

60

周年,值此之際,回顧我國城市居住區的發展歷程與成就是一

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建國后,住房建設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的重要標志,可以說,居住區的發展也見證了偉大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變革。居住區的發展與

社會發展水平、經濟水平、技術水平、政策制度以及城市發展條件等息息相關,因此,居住區規劃

在理論上和技術手段上也隨著國家的整體發展呈現出階段性特征,經歷了從早期的鄰里單位和擴大

街坊逐步演變為完整的小區開發模式,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又賦予了居住區規劃新的創新動力,使居

住區規劃理論更加成熟,技術手段更加豐富,也打造出越來越強的出中國特色。中國是一個人口大

國,也正處在城鎮化的高速發展期,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實踐和創新空間,希望本文能使讀者從中

獲益,并提供一些思考和啟示。

1.

現代居住區規劃理論的引入與早期實踐(

1949~1978

居住是人類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因人的社會屬性而聚居在一起,形成居住區。居住區的形態

受到生產力水平、地理氣候條件、家庭結構、建筑技術、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工業

革命后,城市內部的居住環境受到巨大威脅,

19

世紀末很多工業發達國家開始針對居住擁擠、日照

通風不良、環境惡化、衛生設備落后等問題相繼頒布的改善居住條件的法案,有關學者也開始尋求

對策,逐步形成了現代居住區規劃的理論。

1.1 

鄰里單位理論及在我國的實踐

1 

鄰里單位示意圖

2 

雷德朋規劃方案

1929

年美國社會學家克萊倫斯·佩里以控制居住區內部車輛交通

、

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環境安寧

為出發點,首先提出了“鄰里單位”的理論(圖

1

),試圖以鄰里單位作為居住區的基本形態和構

成城市的“細胞”。鄰里單位的基本特點有:城市交通不穿越鄰里單位內部;以小學的合理規模為

基礎控制鄰里單位的人口規模,使小學生不必穿過城市道路;鄰里單位的中心是小學和生活服務設

施,并結合中心廣場或綠地布置;鄰里單位的規模一般是

5000

人左右,占地約合

65

公頃。

1928

C·斯坦因和

H·萊特提出了美國新澤西州雷德朋規劃方案是鄰里單位理論的最早實踐(圖

2

)。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各國住房奇缺,鄰里單位理論在英國和瑞典等國的新城建設中得到廣泛應

用。

解放初期,百廢待興,

  

4 

曹陽新村總平面

亟待解決城市住房短缺和居住環境惡化的問題,由于缺乏經驗,曾借鑒西方鄰里單位的規劃手

法來建設居住區。如

50

年代初期北京的“復外鄰里”和“上海曹陽新村”(圖

3

、圖

4

),為我國

居住區規劃和建設開創了新的局面。由于封建式大家庭的解體,居住形態也有內向封閉型轉變為外

相開放型,在組團劃分、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節約土地等方面都反映出中國的國情。

3  

復外鄰里

1.2 

擴大街坊與居住小區理論的引入

5 

北京百萬莊小區

在鄰里單位被廣泛采用的同時,前蘇聯提出了擴大街坊的規劃原則,與鄰里單位十分相似,即

一個擴大街坊中包括多個居住街坊,擴大街坊的周邊是城市交通,保證居住區內部的安靜安全,只

是在住宅的布局上更強調周邊式布置。

1953

年全國掀起了向蘇聯學習的高潮,隨著援華工業項目的

引進,也帶來了以“街坊”為主體的工人生活區。北京棉紡廠、酒仙橋精密儀器廠、洛陽拖拉機廠、

長春第一汽車廠等都是解放布置的翻版,

50

年代初建設的北京百萬莊小區(圖

5

)屬于非常典型的

案例。但由于在日照通風死角、過于形式化、不利于利用地形等問題,在此后的居住區規劃中較少

采用。

20

世紀

50

年代后期產生小區的概念,前蘇聯建設了實驗小區——莫斯科齊廖摩什卡區

9

號街

坊,其特點是不再強調平面構圖的軸線對稱,打破了住宅周邊式的封閉布局,并且增加配套服務設

施,除學校、托兒所、幼兒園、餐飲和商店外,還建有電影院和大量的活動場地。小區與街坊的不

同之處在于:組團內不設公共服務設施,具有更加安靜的環境;打破了住宅周邊式的封閉布局,不

再強調構圖的軸線對稱;配套設施更加齊全。

6 

夕照寺小區

小區規劃的理論一經傳入我國即被廣泛采用,

1957

年,在蘇聯專家指導下規劃的北京夕照寺小

區,占地

15.3

公頃,居住

5000

人,設有一套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是我國早期的居住小區范例

(圖

6

)。

1.3 

居住小區理論的早期實踐

從解放初期到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實行完全福利化的住房政策,住房建設資金全部來源于國家

基本建設資金,住房作為福利由國家統一供應,以實物形式分配給職工。在計劃經濟時代,“先生

產,后生活”成為城市建設的主導政策,一方面建設了一批“合理設計不合理居住”的大套型合住

住宅,一方面大量出現簡易樓,筒子樓,住宅數量和質量都是突出的矛盾,居住條件很差。受國家

財力制約,單一的住房行政供給制越來越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住房需求,居住條件改善進展緩

慢,住房短缺現象日益嚴重,

1949

~1978

年,我國的城鎮住宅建設總量只有近

5.3

億平方米。

7 

北京龍潭小區

在我國計劃經濟條件下,居住區按照街坊、小區等模式統一規劃、統一建設,雖然建設總量并

不大,但在居住小區的理論指導下,在全國各地建成了大量的居住小區,有代表性的小區有北京夕

照寺小區、龍潭小區(圖

7

)、和平里小區、上海蕃瓜弄、廣州濱江新村等。經過不斷的努力,形

成居住小區——住宅組團兩級結構的模式,有的小區在節約用地、提高環境質量、保持地方特色等

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使居住小區初步具有了中國特色。

2. 

住房制度改革推進期的住區規劃體現時代進步(

1979~1998

1979

年改革開放以后,住宅建設與其它領域一樣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住房建設也逐步由國家

“統代建”與單位建房相結合的模式逐步轉向房地產市場開發,建設量大增,城鎮住宅建設從

1979

~1998

年的

20

年共建約

35

億平方米,為建國前

30

年建設量的

7

倍,

1998

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

9.3

平方米,人民居住水平有了較大改善,但個人購房仍然較少。

2.1 

建設規模的擴大與居住區體系理論的發展

70

年代后期為適應住宅建設規模迅速擴大的需求,“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管

理”成為當時主要的建設模式,住區建設規模達到

80

公頃以上,擴充到居住區一級,在規劃理論上

形成居住區——居住小區——住宅組團的規劃空間結構。居住區級用地一般有數十公頃,有較完善

的公建配套,如影劇院、百貨商店、綜合商場、醫院等。居住區對城市有相對的獨立性,居民的一

般生活要求均能在居住區內解決。北京方莊居住區就是

80

年代典型的代表(圖

8

)。

2.2 

試點小區推動住區品質的整體提升

進入

80

年代以后,居住區規劃普遍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根據居住區的規模和所處的地

段,合理配置公共建筑,以滿足居民生活需要;二是開始注意組群組合形態的多樣化,組織多種空

間;三是較注重居住環境的建設,宅間綠地和集中綠地的作法,受到普遍的歡迎。一些城市還推行

了綜合區的規劃,如形成工廠——生活綜合居住區、行政辦公——生活綜合居住區、商業——生活

8 

北京方莊居住區總平面

綜合居住區等。綜合居住區規劃沖破了城市功能分區的規劃理論,使居住區具有多數居民可以就近

上班、有利工作、方便生活的特征。

1986

年開始,在全國各地開展的“全國住宅建設試點小區工程”,使我國住宅建設取得了前所

未有的成績,“試點小區”強調了延續城市文脈、保護生態環境、組織空間序列、設置安全防衛、

建立完整的配套服務系統、塑造宜人景觀等方面的要求,從規劃設計理論、施工技術及質量、四新

技術的應用等方面,推動我國住宅建設科技的發展。

這一時期的小區在規劃上體現出一下特點:

1

)注重環境景觀,結構清晰。小區試點要求住區有一定的規模,以便形成整體居住環境和完

善的配套設施。在規劃布局方面,強調結合周邊環境,形成科學合理的多樣化布局。很多小區規劃

形態,常以小區道路將用地均衡劃分,組成多個組團,即各組團圍合一個公共綠地,被稱作“中心

型”(圖

9

);有的將小區入口、配套服務設施、綠地、標志性構筑物等連成一片,貫穿小區,形

成“帶狀型”

(圖

10

;也有將沿小區主路的幾種空間,強調為幾個景觀節點、綠地和建筑小品群,

形成“節點型”(圖

11

);有的小區規劃結合地形特點,采用自由布局(圖

12

)等等,從而創造出

地域性強的空間形態和優美的居住環境。

  

9 

合肥西園小區

10 

馬鞍山珍珠圓小區

  

11 

上??禈沸^

12 

饅嶺新村西

13 

北京恩濟里小區

2

適應管理的需要。經過多年的試點,小區規劃與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以小區——

組團兩級結構模式,由于組團規模均勻,管理合理方便,對應居民委員會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有

的小區從規劃開始

,

就引入物業管理概念

,

規劃設計要保證為物業管理及服務方面提供便利的條件。

(圖

13

)。

3

)配套設施結合市場規律。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小區的配套公共服務設施也越

加重視市場規律的影響,這一時期的小區規劃開始注意將商業、娛樂設施等布置在沿街,與小區入

口結合,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流,保障經營。

14 

合肥琥珀山莊

4

)延續城市文脈。作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區規劃設計比較重視與城市和環境條件的協

調。在規劃結構、功能布局、建筑形態等方面適應當地的氣候特點、經濟條件、環境條件等;并在

建筑外觀、綠化及小品設計上使用傳統建筑符號,延續城市文脈(圖

14

);也更多地強調居住環境

識別性,符合居民審美及行為心理要求。

  

2.3 

小康住宅試點確立了更高的住區標準

90

年代開始的“中國城市小康住宅研究”和

1995

年推出的“2000

年小康住宅科技產業工

程”,使我國住宅建設和規劃設計水平跨入現代住宅發展階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康住宅在試點

小區的基礎上,表現出了新的特點:

1

)打破小區固式化的規劃理念。隨著管理模式和現代居住行為的變化,強調小區規劃結構應

向多元化發展,鼓勵規劃設計的創新,而不再強調小區——組團——院落的模式和中心綠地(所謂

四菜一湯)的作法,淡化或取消組團的空間結構層次,以利更靈活、更多樣地創造生活空間;

2

)突出“以人為核心”。以人的行為規律、心理特點、生活細節為核心,把居民對居住環境

的需求、居住類型和物業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為重點,貫徹到小區規劃設計整個過程中;

  

3

)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小區建設中留有發展余地,堅持靈活性和可改性的技術處置,

更加強調建設標準的適度超前,例如提出小康居住標準為人均

35

平方米、綠地率提高到

35%

、特別

對汽車停放作了前瞻性的策略,首次提出提高私人小汽車停車車位標準等;

4

)突出以“社區”建設作為小區規劃的深層次發展,配套設施更加結合市場規律。強調發展

社區文明和人際交往關系,把人們活動的各方面有序地結合起來,體現現代生活水準的高尚小區。

  

15

重慶龍湖花園

16

上海浦東錦華小

1994

年提出的“小康住宅

10

條標準”突出表現了面向二十一世紀發展的居住水準,也倡導建

設能較好地體現居住性、舒適性和安全性的文明型大眾住宅,同當時的普通住宅相比,要求使用面

積稍有增加,居住功能完備合理,設備設施配置齊全,住區環境明顯改善,可達到國際上常用的“文

明居住”標準?!靶】底≌?/p>

10

條標準”被認為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對引導住宅建設發展有重要的意

。

2005

年編制的“小康住宅居住小區規劃設計導則”

,

作為指導小區的規劃設計的重要指導文件,

對全國

80

多個小康示范項目進行了技術咨詢、監督檢查,通過項目示范,帶動了全國居住區規劃理

念和方法的整體發展(圖

15

、圖

16

)。

3. 

市場化成熟期的住區規劃呈現多樣性特征(

1998~2009

1998

年以后,住房制度由福利型分配轉為貨幣型分配,個人成為商品住房的消費主體,需求多

元化、投資的市場化以及政府職能調整等因素促使居住區建設由政府主導轉向市場主導,使得居住

區規劃呈現更加多樣性的局面,住宅建設進入由“數量型”轉向“質量型”住宅開發建設階段。在

居住區規劃與住宅設計中,市場機制推進了“以人為核心”和“可持續發展”的規劃設計觀念,通

過規劃設計的創新活動,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設備完善和達到

21

世紀初葉現代居住水準的居住環

境。中國住宅建筑技術將獲得整體的進步,我國住宅產業現代化將獲得了進一步的提高。

在這一時期,社會、經濟、制度變革是住區規劃進一步發展的重要依托,我國住區規劃理論與

技術的更新表現出以下特征:

3.1 

住區選址向城郊擴展

  

17 

祁福新邨全景

隨著房地產開發和舊城改造的推進,舊城區可用的土地越來越稀缺,并且土地價格和拆遷成本

迅速攀升,從九十年代中后期開始,城市住房建設大規模向郊區拓展。與此同時,,隨著私人小汽

車迅速進入家庭,大中城市的高收入者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動半徑,躲避城市喧囂的訴求也推動了

住房郊區化進程。許多大中城市劃出大片郊區土地建造各類住房,如北京的回龍觀居住區、廣州的

祁福新邨(圖

17

)、華南板塊,上海的春申城、三林城、江灣城、萬里城,天津的梅江居住區、南

京的江寧居住區等,在郊區發生的方興未艾的造城運動。

在郊區化過程中,經歷了交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就業崗位相對滯后所帶來的尷尬,一

些城市新建居住區規劃面積過大,功能單一,而成為“臥城”。不僅生活配套缺乏,降低了居住生

活的方便性和舒適度,而且每日早晚在市郊和市中心區之間形成鐘擺式交通,加劇了交通擁堵。近

年來也開始引起各地政府部門的關注,加強了政府調控和主導的力度,在政府規劃新的大型居住區

中,已經有所改善。

3.2 

樓盤規模趨向于大盤化

隨著一些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實力的提高,開發建設項目大盤化所具有的規模效應、配套水平、

土地增值以及比較容易形成的品牌等優勢,使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開發企業趨向于開發大型樓盤。全

國各大中城市幾乎都出現過一家開發商一次征地上千畝用以建造住宅的情況。

在大型住區的規劃中也出現了一些誤區,由于缺乏與城市協調、融合的開發理念,而采用小區

的規劃手法來規劃設計大盤,使本應分片規劃的住區形成一個獨立王國,其間拒絕一切城市道路穿

過,既增加了居民出入住區的步行距離,又使城市路網變得過于稀疏,割裂了城市空間,不利于疏

導交通。新城建設中,簡單地采用大盤地產開發模式,雖然前期容易啟動,但城市功能難以保證,

導致新城鎮建設機能殘缺,使得地區發展難以為繼。

18 

北京天通苑居住區

19 

京天通苑全景

目前,這種弊端已逐步被認識到,在住區規劃中確保路網的完整和貫通、合理健全城市機能,

控制配套設施服務半徑等,已經成為城市規劃管理部門、規劃師、房地產商關注的要點,如北京天

通苑居住區,保持了較密的路網,并建設軌道交通,也加強了高等級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圖

18

、

19

)。

3.3 

居住環境質量成為住區規劃的核心

住房制度改革使得購房者需求對規劃設計的影響大為提高,個人需求價值取向改變了規劃設計

的價值取向,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居民對居住環境越加重視,住區的規劃設計也圍繞環境做

文章,表現出以下做法:

1

)環境均好性。當代的住區規劃已不再滿足于傳統的中心綠地——組團綠地的環境模式,而

更加強調每戶的外部環境品質,將環境塑造的重點轉向宅間,強調環境資源的均享。同時要求每套

住宅都有良好的朝向、采光、通風、視覺景觀等條件(圖

20

)。

20 

北京萬科星園

2

)弱化組團,強調整體環境。小區實行物業管理以來,居委會在居住生活方面的管理職能有

所弱化,人們更加關注整體環境景觀和鄰里之間的交往問題。弱化組團使規劃獲得更大的靈活性,

對環境資源可以有更好的整合,有的擴大中心綠地空間用地,要達到一定的規模,在休閑健身功能

和視覺欣賞方面更加豐富;有的強調院落空間作為居住區的基本構成單元,為居民提供更加親近、

安全的活動場所,塑造領域感和歸屬感圖。

3

)精心處理空間尺度與景觀細節。環境景觀已經成為居住區的關鍵要素,景觀設計成為居住

區不可缺少的一環。在住區規劃中強調人性化考慮和精細化處理,在空間尺度、環境設施、無障礙

設計、材料運用等方面充分滿足現在居住的需要,為居住帶來新的價值。

3.4 

依靠科技,保護生態

為了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人們開始關注環境的健康性和對自然生態的保護。許多小區在規劃

初期就注意保護和利用原有生態資源,如自然的地形、地貌、山體、水系和原生樹木等,并且在環

境建設中,加大植物種植的覆蓋面積和保持足夠的綠量,精心配置植物品種,提高住區的生態型和

景觀性,許多小區還注意利用適合當地氣候的花草和樹木,以保證植物的成活率和降低成本。在環

境設計的內容方面,緊密結合居民的生活需要,提供豐富多樣的活動場地與設施,例如增加生態步

行系統的建設,如貫穿小區的步行系統和小型的運動場地,以滿足居民健康生活的需求。與此同時,

越來越多地居住區依靠新技術,例如中水回用技術、雨水收集和垃圾生化處理等技術,提高住區的

生態功能,在節水、節能、減排和提高無力舒適度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3.5 

人車分流與步行環境

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私人小汽車從無到有,已經開始

大量進入尋常百姓家庭。目前居住區大量采用地下停車,有的還采用機械停車,以容納越來越多的

小汽車。與此同時,妥善解決小汽車的行駛路線和停放位置,盡量減少小汽車對居民造成的交通安

全威脅和廢氣、噪聲、燈光干擾,成為我國城市住區規劃設計重點考慮的問題。

1

)人車分流成為重要的規劃手段

21 

北京龍澤苑小區一期工程

為了減少機動車對行人的干擾,在規劃設計中逐漸把機動車交通和步行交通分開,使其各成體

系,也使小區的空間形態發生了更加人性化的變化。許多規劃方案采用了沿小區周邊的環行機動車

道,而在小區中部規劃了供居民使用的枝狀步行道路系統,如

2000

年建成的北京龍澤苑小區一期工

程(圖

21

)。也有的小區采用立體交通組織作到人車分流,例如

2001

年建成的北京北潞春綠色生

態小區將人行步道全部架空,

2003

年建成的北京萬科星園工程將所有機動車道全部布置在地下空間

內。

2

)公共步行系統更加受到重視

22 

北京沿海塞洛城

由于社區內機動車數量的與日俱增,公共步行系統的設計在近年來的住區規劃設計中倍受關

注,和機動車交通組織一樣成為規劃設計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公共步行體系不僅包括步行道路本

身,還包括與之連接的小區入口、公共綠地、各種公共活動場所和各個院落空間等。有的還營造出

宜人的購物廣場、步行商業街等人性化的場所,更具功能性和趣味性(圖

22

)。步行空間的設置為

豐富社區的生活提供了功能多樣的駐留場所,這些場所除了其使用功能以外,對社區的環境起到了

優化和美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小區的整體形象。

3.6 

開放社區

小區的封閉式物業管理,為人們創造了安全、舒適、整潔、優雅的社區環境,逐漸受到居民的

歡迎。但是,隨著開發項目規模的日趨擴大,封閉管理的范圍也相應擴大,給小區內外居民造成了

極大的不便,也使各類公共資源難以充分利用,城市街道空間冷漠,城市交通也受到路網密度過低

所帶來的擁堵問題。

通過十多年住區運營使用的經驗,需要糾正規劃設計理念,小區的規劃設計并不是越封閉愈

好,而應當適度的開放,提倡采用以街坊、組團,甚至單棟樓宇作為較小封閉單元,形成相對開放

的街坊形態,是目前住區形態發展的趨勢之一。社區空間對外開放,使地區交通更加方便,也可以

使配套公共設施獲得更多的營業額,街道空間也更加豐富,為居民提供了多樣性的生活交往場所,

使社區和城市的關系更加和諧,更加有利于增強城市的活力和營造多姿多彩的公共空間。例如,深

圳的萬科四季花城、北京沿海塞洛城(圖

22

)、上海的金地格林世界,都是比較成功的案例。

3.7 

居住區類型趨于多樣

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居住需求的分異越來越明顯,不僅體現

在支付能力上的差別,也表現出生活方式、功能要求等方面變化,另一方面,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

土地的價值和區位條件差異加大。這些都使得當代城市住區在類型和形態上趨于多樣化,包括以下

特征:

1

居住區形態向高空發展。隨著土地價格的上升和高層住宅建造技術的日臻成熟,出現越

來越多的高層住宅住區,在規劃上重點解決密集的建筑、較多的人流車流與環境的關系。

2

低密度社區。對居住環境和品質的追求,使低密度社區成為重要的居住類型之一,住宅

有獨立式(別墅)、雙拼、聯排、疊拼、多層花園洋房等形式,容積率較低。住區規劃則更多地關

注私屬空間的品味和配套服務水平。

3

特定需求的居住形態。針對特殊的人群和特定的居住需求,出現了青年社區、

老年公寓、

旅游地產項目、商務綜合體等新型居住社區,在規劃上往往根據特定的功能要求進行布局和配套,

有的更加突出環境特點,有的突出形象標志。

3.8 

更加強調居住文化

居住區不僅是生活居住地場所,也是人的精神家園。對生活品味的要求也是住區規劃設計進一

步發展的動力之一,越來越多的新建住區重視居住文化的塑造,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有的住區通

過建筑、環境設計,塑造特定生活場景,例如歐式小鎮、中式園林等(圖

23

);有的通過現代簡約

的規劃設計手法,表現出新穎時尚的居住文化;有的通過開放式規劃手法,使住區空間與城市空間

相滲透,塑造繁華街區生活(圖

24

)。

  

23 

北京觀唐項目

24 

沿海賽洛城

商業步行街

  

3.9 

住房保障與社會融合

由于住宅價格大幅提高,在

2005

年以后,政府加大市場干預力度,并逐步建立健全住房社會

保障體系,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提出了“廉租房、租賃房、經適房、兩限房、商品房”的多元化

住房供應體系,改善住房市場供應結構,以平衡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標志

著我國住房建設進入成熟期。住區規劃也開始注意針對小戶型居住區的戶密度高的特點,在環境保

障、交通組織、配套設施等方面的探討技術對策,同時積極探索解決中低收入家庭在公共設施、交

通服務、就業機會等方面的需要,以及推動社會交往與融合、避免社會隔離等眾多新的課題。

4. 

中國住區規劃發展的趨勢展望

經過建國后六十年的發展,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環境的不斷改變,人們對住區規劃設計新理念

和新手法的探索一刻也沒有停止過。相信伴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技術更新,我國住區規劃在

理論和技術方法上,還將出現更加色彩紛呈的發展和創新。在創建和諧社會、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歷

史軌跡上,展望未來的住區規劃,將出現以下趨勢:

1

)以人為本的原則將繼續深化

人是居住區的使用主體,住區規劃的目標就是圍繞需求展開,體現出對人的關懷。住區規劃應

適應未來的生活模式,創造方便、舒適的居住生活環境,并能展現個性,修養身心??梢灶A期住宅

建設將進入一個“品質時代”,人們更加注重居住的性能質量,除了注重室外的宜居環境質量,特

將更加注重室內的居住品質。

因此,住區規劃應立足居住實態和行為方式調查,深入研究人的潛在愿望和生活細節,以及充

分考慮不同的家庭組合、職業、生活習慣、收入水平的群體,以及特殊人群的需求,從而建立符合

未來生活水準的居住空間模式,推進宜居生活環境建設。

2

)和諧將成為住區規劃的主題

住區除了要滿足作為個體的人的需要,還應考慮作為社會群體的人的需要。住區規劃應以空

間、行為、心理的相互關系為基點,以多樣化的住房供應為手段,以完善的公共空間與設施為平臺,

塑造健康文明的社區環境,提高住區的安全感、歸屬感,促進社會交往與公共生活,推動和諧社區

的良性發展,使人在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上都能夠得到關懷。

3

)綠色將成為住區重要的標準

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是住區建設的重要責任之一,綠色建筑和住區是我們共同關注的事業,

也是住區建設全新的技術理論。住區規劃應大力提倡資源的合理化的“精明增長”方式,保護和恢

復基地上的生態環境,減少排放,使住區形成零排放或最小排放系統,建立再生循環系統,采用綠

色住區評估標準體系指導綠色開發建設行為,同時應關注既有住宅的功能更新、節能減排改造以及

環境綜合整治。

4

)科技進步將是住區發展的重要支撐

21

世紀將是高科技的社會,科學技術將更多地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并將對住區規劃產生重

要影響,出現高科技裝備的住宅和城市居住區。智能化技術、環境技術等新技術的應用將在安全、

設備自動化、信息交互、管理與服務、居住功能提升、居住環境保持、節能減排等方面進一步提高

品質。

5

)未來住宅建設應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

我國住房建設仍然處在粗放式的生產模式階段,生產效率明顯偏低,材料資源浪費極大,生產

成本高、房地產產品性能及工程質量低下,無法適應我國日益增長的住宅品質需求。中國的住宅建

設的品質時代,工業化與產業化是住房建設發展的必由之路。采用社會化大生產的方式進行生產和

經營,可以化歸納成“六化”,即連續化、標準化、集團化、規?;?、一體化和機械化。住宅產業

化是當前提高效益、解決住宅建設質量的根本出路,將給我國的住宅業及其相關行業帶來革命性的

變化。放在我們面前的住宅產業現代化任務任重道遠,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

  

相關文檔
相關文檔推薦:
晚上睡不着一个人看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