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檔之家? 高一語文競賽考試試題

高一語文競賽考試試題

語文試題共

10 

第頁

1 

A 

絕密﹡啟用前

                              

試卷類型:

A

乾縣二中

2018---2019

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年級競賽考試

考生須知:

1.

考試時間

150

分鐘,滿分

150

分。

2.

本試題卷分第Ⅰ卷(客觀題)和第Ⅱ卷(主觀題)兩部分。第Ⅰ卷

2B 

筆涂在答題卡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的標號;第Ⅱ

卷作答在答題紙上,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

請按照題號在答題紙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

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

無效??荚嚱Y束后,只需交答題卡和答題紙。

一、

現代文閱讀(

36

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

3

小題,

9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題。

在雜劇產生以前

,

正統的詩文一直占據著文壇的統治地位

,

而宋元時期戲曲小說的逐

漸勃興

,

可以說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狀態。讀元明雜劇

,

既要看到它與我國傳統文學藝術

的聯系

,

更要注重它的特殊性。

說到聯系

,

我們不能不注意到古老的詩歌傳統對元明雜劇的深刻影響

,

它首先是詩的戲劇

,

是“美文舞蹈的、詩韻兼全的”一種藝術形式。元明雜劇不僅汲取了詩詞歌賦的韻律之

美、意境之美

,

還熔鑄了詩的靈魂和精神。只要認真讀一讀《西廂記》

《漢宮秋》等杰作

中優美的曲詞

,

就不難領略到這一點。如明人何良俊評鄭光祖的《倩女離魂》之

[

圣藥王

]

曲曰

:

“清麗流便

,

語入本色

,

然殊不濃郁

,

宜不諧于俗耳也。

然而

,

元明雜劇畢竟是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它的曲詞必須與情境、矛盾沖突以及人

物形象塑造有機結合起來

,

甚至必須與表演藝術水乳交融。

《元曲選》的編訂者臧晉叔談

:

“詞本詩而亦取材于詩

,

大都妙在奪胎而止矣

;

曲本詞而不盡取材焉

,

如六經語、

子史語、

二藏語、稗官野乘語

,

無所不供其采掇

;

而要歸斷章取義

,

雅俗兼收

,

串合無痕

,

乃悅人耳。

就是說

,

雜劇展現的是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

,

故須兼收并蓄

,

雅俗共賞

,

便是所謂

“情詞穩稱

之難”

。王國維激賞《竇娥冤》第二折的

[

斗蝦蟆

]

等曲

,

:

“此一曲直是賓白

,

令人忘其為

曲。元初所謂當行家

,

大率如此。

”王國維是真正讀懂讀透了元曲

,

他不僅將其當作戲曲的

文學劇本來讀

,

且當成美文來讀

:

“由是觀之

,

則元劇實于新文體中自由使用新言語。在我

國文學中

,

于《楚辭》

《內典》外

,

得此而三。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

:

“元曲之佳處何在

?

一言以蔽之曰

:

自然而已矣。

”同

一著作中

,

他又指出

:

元劇最佳之處……亦一言以蔽之曰

:

有意境而已矣。

足見王國維的

“自然”與“意境”是密切相關的。但是

,

元雜劇的“自然”與“有意境”又與詩詞文

賦不同

,

這就是它總體風格上的恣縱、

奔放、

樸野、

獷悍

,

即本質上的自然之美

,

本色之趣。

這個特點

,

比較集中地體現在其藝術語言方面。明初無名氏的《貧富興衰》第一折

[

點絳

]

以下三曲

,

起手不凡

:

“四野云迷,雪花飄墜

,

長空內

,

柳絮紛飛

,

栽剪的鵝毛碎。

”將雪景

描寫與人物內心活動融成一片

,

用語精練

,

比喻恰切

,

真可與《水滸傳》中“風雪山神廟”

的描寫相媲美。

“自然”之譽當然包括劇作家深刻敏銳的思想感情

,

“意境”說也與戲劇情境、人物

命運以及矛盾沖突相聯系

,

語言文字自然是情感與思想自然的外化

,

而深層的東西當然是

語文試題共

10 

第頁

2 

思想感情和內容。

(

摘編自王星琦《元明雜劇的獨特魅力》

1.

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

正確的一項是

(3

)           

   

A.

宋元以后

,

戲曲小說取代詩文占據了文壇統治地位

,

使文壇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B.

元明雜劇表現出的“詩的戲劇”的特點

,

是指曲詞與表演藝術的水乳交融。

C.

詩、詞、曲一脈相承卻又各有特點

,

但曲作為新的藝術形式

,

又具有特殊性。

D.

元雜劇的“自然”特指語言文字上的自然之美、審美之趣

,

即奔放、樸野等藝術風格。

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

,

不正確的一項是

(3

)             

   

A.

文章采用總分的論證結構討論元明雜劇的獨特魅力

,

論證思路清晰嚴謹。

B.

文章分析了雜劇與詩詞的聯系與區別

,

并較為詳細地闡述了雜劇特殊性的表現。

C.

文章采用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的方法

,

通過豐富的論據使觀點更為真實可信。

D.

對于雜劇的分析

,

文章兼及藝術和內容兩個層面

,

對內容的分析是其更重要的目的。

3.

根據原文內容

,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

)                  

   

A.

按照何良俊的觀點

,

《倩女離魂》的曲詞充分體現了鄭光祖對詩歌傳統的借鑒和超越。

B.

元明雜劇必須與表演藝術相互交融

,

這既是一種約束限制

,

也為其發展帶來了機遇。

C.

只有真正讀懂、讀透元曲的人

,

才能體會到雜劇曲詞的“穩稱之難”

,

進而欣賞其美。

D.

《竇娥冤》中竇娥臨終發下三樁誓愿

,

由此可以看出王國維評價元曲時所談的意境。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

3

小題,

15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題。

羊群中的一只雁

艾平

①它雖然不幸,沒能誕生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但是萬幸,它誕生于一個草原母親的手掌

中。它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雁。

②它的旁邊是一群來自春天的小羊羔,它們的母親被放牧到遠處覓食鮮嫩的牧草去了。

它們吃奶,也和它一樣,以為葛根阿媽就是它們的母親。所以草原上有了一幅移動的畫

——葛根阿媽那紫色的身影后面,

跟著一群雪球般滾動的小羊羔,還有一只淺褐色的小

鴻雁。

③它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雁,自己從哪里來。

④葛根阿媽說起小雁的來歷,太陽就會從她眼角的皺紋里看見亮晶晶的眼淚。

⑤呼倫貝爾大草原,碧水回環,芳草萋萋。雁群從遙遠的南方飛來,在蘆葦叢中做窩孵

化,然后教練它們的孩子滑翔試飛。到了秋高氣爽的時節,雛雁長大,它們一起飛向溫

暖的南方。

⑥每天早上一推開蒙古包的門,阿媽就看到羊群云朵一樣在草地上飄動,湖里布

滿奶牛的倒影,數不清的水鳥在蘆葦中翩躚起落,鴻雁和天鵝走到岸邊,旁若無人地穿

過林立的馬腿與牛腿,享受太陽的撫慰。

⑦阿媽把雙手放在耳朵后面擋住風的呼嘯,那湖中的鳥鳴頃刻變得雨點一般清晰嘹亮。

阿媽不但能分辨出各種鳥的聲音,

還能聽出偷蛋的草狐貍,

遇到了雁爸雁媽的猛烈反擊。

阿媽最擔心的是狗魚,

它會像潛水艇那樣沖到蘆葦根下,

把雁窩頂翻,

吞食蛋殼和胚胎。

她若發現狗魚撼動蘆葦,就會趴在馬背上泅過去,用套馬桿攪動湖水,狡猾的狗魚一轉

眼就逃了。

⑧阿媽,草原的母親,她卻沒有辦法對付那些被貪欲迷了心竅的偷蛋人。那一天,阿媽

聽得一聲聲叫得好不凄厲。原來有人正從雁巢里掏蛋,孵卵的大雁被推到一旁,那白晃

晃的雁蛋給篩網兜住,被粗野地遞到輪胎船上,有的開裂,有的流出了蛋黃,幾只剛出

殼的雛雁被裹挾到水中。阿媽急瘋了,她翻身上馬,泅渡到輪胎船邊,大聲喊著:

“你

相關文檔
  • 高一語文知識競賽試題

  • 高一語文考試試題

  • 高一語文期中考試試題

  • 高一語文期末考試試題

  • 高一語文基礎知識競賽

  • 高一語文入學考試試題

相關文檔推薦:
晚上睡不着一个人看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