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檔之家? 中國古代人性論

中國古代人性論

中國古代人性觀及傳統文化的影響

喜龍:

10111110225 

古今中外的哲學史上,在人的本質屬性這一問題上的爭論,充分顯示出人類對自身本

質的高度關注?!叭诵哉摗笔桥f哲學探索人的共同本質屬性的一種學說。在我國古代哲學

家中,就有性善說、性惡說、性有善有惡說、性無善無惡說等。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說”

和荀子的“性惡說”最具代表性,這兩種學說均對后期儒家哲學的人性論思想產生了深遠

的影響。

一、孟子的“性善說”

在戰國時期,孟子第一個提出了系統的人性善的理論,性善論是孟子整個學說的理論

基礎。在孟子看來,人和禽獸是有本質區別的,這種區別的主要表現是人性和禽獸之性不

同,人的生活高于禽獸的生活,因為人有自覺的道德觀念。他指出,人的本性和禽獸本來

是不同的,但由于有的人不知道保持自己的本心、本性,而把本心放了,人性丟了,結果

變得和禽獸差不多了。因此,孟子十分強調“立心”、“養心”、“養性”、只有這樣,

才能成為善人。

那么心、性是從哪里來的呢?孟子指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存其心,養其性,所以是天也?!币簿褪钦f人要不斷地膨脹自己的心,才能認識自己的本

性,人的本心、本性都是上天賦予的,人能夠認識這些東西是上天給予的。

孟子認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為人生來就具有天賦的“善端”,具有一種先驗

的道德觀念的萌芽,這是人異于禽獸的本質特征。孟子是從人見小孩落井產生不忍人之心

而推出他的性善論的。不忍人之心就是不忍看見別人痛苦的心或“惻隱之心”。一個小孩

行將落井,一個人看見必然前去搭救。這個人去救小孩一不是為了討好小孩的父母,二不

是為了使自己的好名聲傳揚鄉里,也不是厭惡孩子的啼哭聲,而是出于不忍人之心。孟子

從這件事上就引出了他的性善論,并進而導出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的萌芽(四端)

如同四肢一樣,是人生而應有的,而不是外力加給每個人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為什么人們有善惡的不同呢?孟子認為,仁、義、禮、智

這“四端”與生俱來,

人人相同。

有的人能為善人是由于他努力培養與擴充這些“善端”。

他認為圣人就是把這“四端”

發展

到完全程度的人。人都有“四端”,如果都能括充之,

就都可以成為圣人。但有的人不去培養和擴充這些“善端”,所以不能成為善人。

孟子一方面把仁、義、禮、智說成人的本性,同時也承認人的感官欲望也屬于人的本

性。但孟子認為感官欲望是“小性”,仁、義、禮、智是“大性”,小性要服從大性。

孟子的性善論是其仁政學說的思想基礎。在孟子看來,仁義是人先天具有的本性,將

仁義從人的心中擴充開來,推廣到全社會,就會形成“仁政”的

政治

原則。先王正是把這

種仁義之心,由己及人推廣到全社會,才會形成仁政的。孟子講的仁政,就是把仁義等道

德原則推廣到全體社會成員身上。他說:“親親是仁,敬長是義,人人親其親,

敬其長,

而天下平?!泵總€社會成員都親親敬長,自覺遵守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社會就會和諧一

致實現天下太平的政治局面。

但是,孟子的性善論從根本上說是錯誤的理論。這是因為:孟子的性善論是一種先天

道德論,把仁、義、理、智等道德觀念說成先天就有的。而且其推論方法也是錯誤的。如

果說見孺子入井而生惻隱之心是人生而有之的自救本能的話,而親親、敬長、忠君等道德

觀念則完全是在一定社會環境中培養起來的,絕不是生而有之的。從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相關文檔
  • 中國古代文學

  • 人性論在中國的發展

  • 中國古代神話

  •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大全

  • 中國古代皇帝

  • 中國古代文學三

相關文檔推薦:
晚上睡不着一个人看的软件